纪元认真回信,说他刚到肃州,等一切捋顺了再讲。
最后又承诺,他对良种跟橡胶同样期待,不会真的不管。
一直到五月份,大家的心才放到肚子里。
这段时间里,纪元也算了解了肃州的情况。
肃州,也算西北偏远的城池了。
但肃州的情况,较之其他西北城池,算是得天独厚。
西面是沙漠,北面是草原,加之还有河流经过,算是西北的一片绿洲。
也因此,这里也是通往中亚的必经之路。
这些情况,在京城的时候,纪元也有了解。
肃州在西北来说,本就不算穷,靠着来往的商队,便能保持本地的繁荣。
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好,那就是天黑之后,绝对不能出家门。
肃州城内还好说。
城外一定要紧闭门户。
这附近沙匪极多,虽说多是冲着沿路商贾们的,可若有心怀歹意杀了百姓的,那也没办法。
肃州共计六十万人口,下面共计二十六个县。
大部分都是种地为生,农闲的时候就去帮着跑商队,算是他们的收入来源。
而且本地缺雨水,吃水也是个大问题,大部分县城,都是围绕着水源地建设。
同时,各地各村抢水问题也很严重。
总结下来便是。
一,治安问题。
频繁出现的沙匪,让当地百姓日子并不好过。
二,水源问题。
吃水是个难题。
三,民风彪悍。
因为水源打起来都有可能。
这些当地百姓,很有可能也是平时拦路的劫匪。
拿起锄头是农民,拿起弯刀是劫匪。
这个民风彪悍并不是什么坏事。
每个地方的生存环境不同,肃州到底距离边境没多远,加之来往的商贾太多,久而久之,这种习惯就养成了,完全出于自保。
这甚至可以解释。
为什么拦路的劫匪不认识官靴官帽。
完全因为,他们不是“正规军”。
这种情况,其实比真正的劫匪更难处理。
到底是匪还是民,需要着重区分。